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区规模扩大,城市周围农村的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他们生活的村庄也成了“城市里的村庄”,即所谓的“城中村”。说起城中村,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落后、混乱,却不知道它有很多宝贵之处,也容易忽视它的改变。今天搜城记,带大家去南宁最大的城中村——万秀村,去认识它的另一面。
记者:万秀村应该是南宁最大的城中村了,第一次来很有可能会迷路,道路错综复杂,“亲嘴楼”比比皆是。这是不是你对万秀村的固有印象呢?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你不知道的万秀村。
万秀村
路巷纵横、阡陌交错
好似一个迷宫
好在有村里几位长辈热心带路
我们才得以开启这场“迷宫寻宝”之旅
现场声:那万秀村从头走到尾要走多久呀?大家走村子一个钟都有。
老人家说,在北宋中期及明朝后期,邓、林、黄、陈、梁、苏六个姓氏的祖先先后南下定居此地形成村落,1942年村子取周边“万安寺”“明秀寺”中的“万”“秀”二字命名。万秀村建村至今已有960年,目前仍保留着60多间明清时期的建筑。其中邓作霖进士屋极具清代岭南民居特色,房前左竹右木南宁万秀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房内三进两廊结构,门、梁皆为红木,青砖、泥砖组成外墙和内墙。
南宁市西乡塘区北湖街道万秀村党总支副书记 黄轲:这种建筑方式是明清时代特有的,叫做金包铁,它的特点是冬暖夏凉。
进士家中还保留了四块木牌南宁万秀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后人目睹实物便能联想当时县官巡抚的浩大场面。
南宁市西乡塘区北湖街道万秀村村委会副主任 邓作霖后人 邓培寿:出行的时候,鸣锣开道的时候,这几块牌是走在前面的,他就坐轿在后面。
和普通人家不同的是,进士家中还放着四块青石板,石板虽然笨重,但也述说着一段鲜活的历史。
现场声:戊戌岁进士邓作霖,光绪三十一年季冬月立。
南宁市西乡塘区北湖街道万秀村党总支副书记 黄轲:比如你一进村,看见一个旗杆石上飘着一个旗,说明这里是有个进士人家,或者有个武举人家、名门望族在这里。
黄轲介绍,村里的耕读文化养育出一方贤良,知县、参将、都司、武举等人才辈出,村里大户人家的厅房老屋分别有各自的名号,如“尚德堂”“双桂堂”“笃庆堂”等,其青砖黛瓦、厢房廊屋别具韵味,斗拱、挂落、雀替、窗棂等工艺精美,无不凝结着人文智慧之美。
南宁市西乡塘区北湖街道万秀村村民 林之力:我们这个房子,村里面的人号称我们是财主老家,以前都是文武双全,女的都是穿裙子,都去上大学的。
细品万秀村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都述说着悠悠往事,
六大姓氏相邻相依的古建筑群
则体现了善邻而居的和谐村风
南宁市西乡塘区北湖街道万秀村党总支副书记 黄轲:我们要把那些村庄文化发扬继承下来,激发我们村居民众住村爱村那种朴素的情感。
再来说说你熟悉的那个万秀村,面积仅0.85平方公里,集中分布了1800栋自建房和5万套出租屋,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多达6.5万人,是广西流动人口最多的城中村之一,低廉的生活成本给了大批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或务工人员一个在城市激流中喘息的机会。2015年起,万秀村推行平安建设网格化管理,村民代表、热心居民共同参与自治,人们来了,不仅留得住,还过得好。
南宁市西乡塘区北湖街道万秀村党总支副书记 黄轲:我们这个服务大厅,承接了政府25个职能部门的服务前置、服务延伸,所以说我们流动人口实现了办事不出村。
如今,村里配套了15个超市、2个农贸市场、2个卫生院、27所幼儿园、4所小学,“保留乡土气,做好城市人”,这是村里一所小学的办学理念,由此也能洞见当地居民的质朴情怀。
万秀村市场经营户:在这里习惯了,感觉像自己家这样子。
搜城记
漫步万秀村
树下是老人小孩闲适游玩
路上是成群学生结伴放学
20年瓦煲粉老店里烟火气蒸腾
新开张的菜市里干净整洁、物美价廉
这里早已告别了昔日的破旧混乱
变成安宁和谐的理想村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南宁夜生活论坛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上一篇: 令人向往:昆明哪个湿地公园好玩
- 下一篇: 南宁汽车客运总站在哪里?是不是火车站附近的,怎么走?
发表评论